顯示具有 帶特殊兒遊玩樂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帶特殊兒遊玩樂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

初遊日本關西(五)

奈良
JJ喜歡動物,所以這次行程安排了去奈良看鹿。我們從京都站乘近鐵電車,只需50分鐘就到奈良,十分方便。從近鐵奈良車站出來,已經感受到這裡的寧靜平和。到處綠意盈然,樹影婆娑,即使是大暑天也覺得舒暢。都說京都的美艷令人讚嘆,我們卻更愛奈良的淡雅。沿途有路牌小心野生鹿,果然沒走多遠就見大大小小、三三兩兩的鹿在草地上,有幾頭更在售賣鹿餅的小攤附近等候。JJ急不及待要買鹿餅餵,事前我已警告她必須拿好,結果她還是被衝前的大鹿嚇了一跳,手上的鹿餅一下子都扔在地上,任由鹿群享用了。

東大寺
從近鐵車站走到東大寺南大門的參道,越見更多鹿群,不過JJ看到大鹿有點恊。畢竟是夏天,走了二十多分鐘到南大門時孩子們已嚷累,外子還想好好地欣賞八米高的金剛,孩子們已經不耐煩,趕緊去旁邊的美術館餐廳吃茶點,在陰涼的餐廳裡隔著玻璃觀賞南大門的斗拱、木樑結構。其實美術館裡有許多展覽,但我們怕時間不夠,只得離開。


東大寺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,是中國唐朝時中日文化交流的成果。而後歷經火災地震,現址建於十八世紀初。正殿大佛殿為世界現存最大的木建築物,保留了初盛唐的建築特色:氣魄宏偉、嚴整開朗,木構物結合了力與美。殿內供奉的盧舍那佛高十五米,莊嚴肅穆。但孩子們對大佛殿中木柱下的「大佛鼻孔較感興趣,也跟著排隊去爬,JJ還能勉強通過,SS可就不行了。


離開東大寺後我們繼續在奈良公園內走,經二月堂、若草山,去春日大社。這段路遊人很少,古木參天,非常宜人。正值晌午時分,孩子們又要嚷累要歇息,看見鐘樓附近有幾家食肆,隨便挑了一家叫「鹿鳴苑進去。原來這裡由一對老夫婦經營,小小的店家收拾得一塵不染。雖然只有我們一家四口顧客,老闆娘也認真接待,立刻給我們大壺冰茶解渴。我們點了冷麵非常爽口清新,SS還是最喜歡的日本咖哩飯,當然少不了抹茶泡冰,立刻暑氣全消。在日本無論大小食肆,食物、服務都很認真,實在要讚賞!

幸好吃了午餐,後來我們才發現這一段路要走兩三個小時,只好放棄上若草山。不過沿途也有喫茶、休息的地方。

春日大社
法華堂、二月堂一帶的寺院色調較古樸素色,一路走來,沿途越來越多株紅色。同樣是唐代建築的春日大社塗上艷麗的朱丹色,院裡靜謐,仍具古剎之風。



大社外的參道兩旁排立建社至今信眾籌建的石燈籠,據說總數達三千台。石燈籠形狀相近,有的加上浮雕,若細心尋找分辨,可見不同時期捐建的常夜燈。


飛火野
終於走到飛火野,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,鹿群悠閒地在吃草,我們想讓JJ走進鹿群一起拍照。只是JJ又開始有點情緒,每一次旅行到後期,她的離愁就來。



為了讓她高興點,爸爸建議去附近的奈良國立博物館吃抹茶冰淇淋。博物館建築群雖然是現代,但整個格局融入環境,與附近寺院竟是極其和諧。吃完冰淇淋出來已經五點,走了一整天大家都累極。回到近鐵奈良車站,趕緊買特急車票,才35分鐘就返抵京都。

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

初遊日本關西(四)

按原定計畫這天我們前往嵐山,乘嵯峨野觀光列車。從京都站乘JR山陰本線,才25分鐘就到達JR嵯峨嵐山站。嵯峨嵐山站前面就是乘小火車的嵯峨站,那裡有個鐵道展覽館,但這天坐觀光火車的遊客不少,我們連忙先買票。因有點小雨,我們不打算乘遊覽船回程,所以買了火車的來回票。


嵯峨野
觀光列車造型懷舊,鐵路沿著保津川峽谷上山,飽覽川流與山色。此時夏季山上一片綠潤,但沿途都是楓樹櫻樹,想像若是秋天來此看紅葉,或是春天賞櫻花,必是人間勝景。




小火車車程只有30分鐘,經過嵐山站、保津峽站,終點站是龜岡。龜岡站外面是一大片農田,有農民在售賣時令水果。我看見水蜜桃鮮豔清香,就買兩個才500日圓,老伯伯還親自洗好給我們,若不是怕太重拿著不好走遠路,我真想多買幾個。在這裡遊客可轉車去乘船場坐船到下游,但我們只想乘火車,於是回去火車站,才發覺原來回程車就是我們剛剛坐來的小火車,卻早已開走了。本來打算再買票,可是跟票務站員解釋了一下,他們竟免費更換下一班回程車。實在太感動!反正下一班車還有時間,就在火車站裡的小餐廳吃簡便的拉麵,味道還不錯呢。

回程時雨已停,我們坐第五節透明車廂,看山川美景更加清晰。按火車站的建議,我們在嵐山站下車散步。但孩子們又想吃綠茶雪糕,而我看到小檔子炒熟的山栗很香,還有在京都站買的大飯糰,剛買的水蜜桃……乾脆在車站外的小休處野餐了。

竹林小徑
然後從車站跟著指示步行,林蔭蔽天。一轉彎就看見翠綠的竹林小徑,大家不覺讚嘆!只見千白挺拔的「野宮竹高入雲霄,竿竿青欲滴。人們不自覺地放慢腳步,要聆聽幽篁間的嘯聲......

天龍寺
順沿著小路走到底,就是天龍寺的北門。買了門票進去,紫藍色的繡球花盛開,山石、松樹、池塘、原木建築,與嵐山起伏山脈渾然一體。寺裡遊人不多,大家都下意識地細語。有的坐在寺堂木階前,靜靜地觀賞建於1339年的「曹源池SSJJ雖然不懂其中的禪意,但也脫鞋進入寺堂安坐小歇,享受了片刻寧靜。



走出天龍寺的正門,附近許多小商店,孩子們少不免要嚐嚐這裡著名的豆乳冰淇淋,這才走去渡月橋。只是我們未能細賞小橋流水平沙,因為SS急著要回去嵯峨嵐山站,參觀那裡的鐵道展覽館。

鐵道展覽館
館內展示了好幾輛古老蒸氣火車頭,喜愛火車的SS最是高興,前前後後地觀看。這裡同時也是個小餐廳,擺放了好幾個西方音樂家的模型。自動鋼琴裡彈奏著古典樂曲,悠揚的音樂伴我們吃了個下午茶。



傍晚乘JR火車回去京都站,這天在「江戶川」吃晚飯,又是每人挑了一款便當,擺了滿滿的一桌。原來這裡最有名的是鰻魚,SS的選擇至佳。

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

初遊日本關西(三)

我們這回沒有訂酒店的早餐,因為想試當地食肆。從Sakura Terrace酒店散步走去京都站,整個社區寧靜安詳,兩旁的住宅多是獨立屋,只有少數酒店、商店樓層稍高。酒店附近有便利店、停車場等,像極了以前SS擁有的Tomica模型屋。京都站內的好幾家咖啡店我們一一嚐遍。日本的咖啡,即使是跟餐的都絕不欺場,香滑細緻有層次;而且價錢也不貴,一份早餐只是五六百日圓,讓愛咖啡的外子讚不絕口。


清水寺
來京都首站自然去聞名的清水寺。從京都站出發,只需乘100號公車前往。能在日本乘公車,SS非常雀躍。不過因是星期天遊人很多,我們趕緊在自助購票機買票後排隊。一位工作人員大叔看見,連忙提醒我們JJ可以買兒童票,但要去站裡頭換。

我們選擇在東山五條下車,然後按指示沿石坂路走上坡。這條路遊人較少,寧靜的氣氛令人感受到佛院的清淨。沿途都是小小的店子,孩子們看見賣綠茶軟雪糕的,又嚷著要吃。外子跟店員用英語溝通,大抵有點誤會,其中一個給錯了口味。我們無所謂想都付錢,但店員認為是自己搞錯,無論如何不肯收錢。我不想人家虧本,還是把錢放下離開。怎知店員發覺後追了出來,一定要我們收回。雖是小事一椿,卻見日本人服務認真的態度。

都說要看唐朝建築,必須到京都,始建於778年的清水寺正是代表,據說是唐僧日本弟子慈恩大師建造。其後歷盡火劫,如今所見主要是十七世紀由德川家光將軍重建。然而雖經過四百多年,全木造的建築物仍保存極好。同樣的建築若是在中國內地,即使能熬過戰火,只怕也躲不「文化大革命的摧殘。

只是孩子們對古老建築興趣不大。JJ看見遊人走入隨求堂的樓下,便想也入內參觀。怎知裡面是一個「環遊胎內的體驗,走下樓梯後漆黑一片,伸手不見五指,人們只能摸著牆邊木佛珠一步步前進。這對感官主要靠目測的SSJJ是極大的挑戰,因為什麼也看不見,他們不知所措,可是已不能回頭。我在前頭走,只能不斷地說話,好讓他們靠聲音有些提示。終於走出黑暗,趕緊藉此經驗告訴他倆,在視覺以外如何善用其他的感官。


清水寺的正殿是清水舞台,由眾多高約12米的巨型櫸木柱並排支撐,採用 懸造式手法搭建而成,沒有用一口釘,是這裡的特點。遊人更愛從這裡眺望京都,時值盛夏山間綠意盈然,想像若是秋天在這裡賞楓,色彩繽紛的山丘必定更美。旁邊的奧之院在維修,於是走上地主神社。只見好幾位日本少女合閉雙目走去一方古石,據說可達成戀愛願望。JJ看到許願木盆中,紙片下沉但紙上的文字浮在水面,極感興趣地玩了一次又一次。

接近午間天氣悶熱,音羽瀑布前排隊喝泉水的遊人甚多,乾脆去旁邊的滝の家坐在竹棚內吃泡冰,當然少不了湯豆腐。豆腐放在昆布清湯裡,加上蔥花醬汁和芥末,味道雖然清淡卻是消暑佳品。


清水寺外的石坂路是清水坂,接連著三年坂、二年板,兩旁木屋全是售賣紀念品、土特產的小店,看得人眼花撩亂,有些遊客甚至穿上浴衣(夏季和服)遊逛。JJ樣樣都想嚐,每家小店都要看;SS卻只想吃午餐,正好瞧見小巷裡有一家叫水月庵做懷石料理的店家,餐單上的價錢可以接受,不如試試。懷石料理吃的主要是菜蔬、豆腐及小量魚鮮,但是做得很精緻可口,光是豆腐就做出很多種味道口感來,大多是我們沒嚐過的。每人十多道小菜,四人飽吃一頓花費港幣七百多元,要是在香港吃絕對不可能有此價格、質量。

吃過午飯出來,才知道在下雨,連忙買把傘當做紀念品也好。JJ挑了一把淺紫的,被雨水打濕後會透現一朵朵櫻花,煞是好看!既然下雨,乾脆一家家小店參觀,只見各種製作精美的小物令人愛不釋手……雨越下越大,只得放棄去祇園,乘計程車到伏見稻荷大社。


伏見稻荷大社
我仍記得二十年前見過伏見稻荷大社的橘紅色鳥居,在夏日中尤其華麗。這次煙雨霏霏,卻是另一番淒美。穿梭千本鳥居隧道裡,一直往山上走,漸行遊人愈發稀少。雨點打在鳥居淅淅瀝瀝,偶爾聽到鴉叫鳥飛,山間湖邊迷濛,幾疑或許會看到「仙踪」……


綿綿細雨中走到「稻荷站,乘JR線回去京都站,這個站樸實得很,火車也是傳統的,SS最高興。



不過JJ的襪子打濕了,到京都站後趕緊買一雙替換,順便吃下午茶逛逛商場。晚餐還在京都站內。JJ要吃壽司,SS要吃咖哩,就挑了一間日式餐廳,每人選一款便當。飯後兩個孩子又要吃綠茶軟雪糕,我也嘴饞買了綠茶凍。幸虧需步行十分鐘回酒店幫助消化。

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

初遊日本關西(二)

這次的行程主要是京都,但孩子們都喜歡日本杯麵,所以第二天早上我安排了去一趟大阪的「方便麵發明紀念館

方便麵發明紀念館
酒店所在的難波車站連結多條地鐵、近鐵線,地下街道裡是形形式式的商店、食肆。要從難波車站到方便麵發明紀念館,先要走去大阪市營御堂筋線車站(難波車站內可通往),乘中津線到梅田站,然後轉乘阪急寶塚本線到池田站,在満寿美町方面出口步行約5分就看到。我們第一次乘地鐵,花了些時間看地圖,未能確定路線方向,如何購票。這裡是大站,人來人往,但立刻有工作人員前來幫忙我們,令我們感到賓至如歸。卻原來購票很容易,我們弄懂了後,乘車去各處極方便。自小喜愛鐵路的SS,有機會看盡不同的火車更是高興。

方便麵紀念館座落在幽靜的住宅區內,建築外貌低調,但布局、用色匠心獨具。這天是星期六,我們雖然一早到達,可是前來參觀的遊人已不少。在我們前面排隊的一位日本青年,一再向工作人員表示他如何喜愛杯麵;其後製作杯麵時的嚴謹、近乎膜拜的態度,此行絕對是「朝聖。這裡展示了方便麵的發明、改造過程。當然最吸引遊人的,是能製造獨一無二的杯麵。二樓有工作室,參加的人可以手工製麵開始,但這部分要早三個月預定。不過我們仍可於地下的「小工廠,自創一款「合味道杯麵

小工廠的工序,先從自助售賣機購買一隻麵杯(300日圓)開始,然後用特定的顏色筆,在杯身畫圖案。接著跟著流水線,充填麵餅,自選湯料配料,再由機器封蓋包膜。最後放入充氣的袋子,作為紀念品攜帶。遊人既可在館內用餐處,吃自己調配的杯麵;亦可於自助售賣機,購買日本各地獨有的杯麵、碗麵品嘗。整個流程既有趣(SSJJ都說這是他們關西遊裡最喜愛的一節),又處處商機,不得不佩服日人的商業頭腦!結果我們一家乾脆各自吃了兩個、共八款的杯麵/碗麵做午餐。離開時,還買了一大堆特別的方便麵做伴手禮。才回難波去酒店取行李。




京都
出發前查過從大阪可乘JR火車去京都。因地圖顯示難波電鐵車站的地下街道可通往難波JR車站,還以為如前去地鐵站一樣方便。沒想到地下街道四通八達,帶著行李尋尋走走近25分鐘才到達。買票時站務員提醒要轉車兩次。這才想起應該跟Apps的提示,乘地鐵到梅田轉JR更便捷。結果我們轉車等車,花了兩個小時才到達京都站。


在京都下榻的是Sakura Terrace酒店。這家酒店2013年底新開,離京都站步行十分鐘,或者乘地鐵一個站就到。酒店不大,卻十分乾淨舒適,住的大多是西方遊客。我們安頓後已經晚上八點,走去京都站仍是遊人如鯽。這裡食店總類很多,我們打算每天嚐一家。這個晚上JJ想吃麵條,就去了あしかり麵店,天氣熱,最好吃冷彩面了,烏冬很滑溜,價格也不貴,我們四人晚餐連稅3830日圓。

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

初遊日本關西(一)

外子與兩個孩子從未去過日本,我去過一次卻是二十年前的事。JJ這兩年迷上摺紙,一直嚷著要去日本找尋一種叫 “arora” 的彩紙(我們在香港、台灣的日店都遍尋不獲);外子對京都的古舊建築神往已久,現時日圓匯率比前幾年低了不少,暑假初正好安排一次日本關西悠閒遊。SS雖跟時下年輕人一樣是 哈韓族,不過他小時候極喜歡Tomica的火車、汽車、建築物模型,想到能看見許多火車地鐵時,他還是感興趣。

但我和外子工作極忙,只能騰出一個星期時間自由行。還好網絡上有關日本的資訊甚多,再買兩本旅遊書,略為安排行程就出發了。

大阪
第一天
傍晚到達關西空港,走過機場天橋,就找到南海電鐵車站。剛好趕上特急車去大阪難波,車程只需35分鐘。看見電鐵,外子竟比SS更興奮,因為電鐵車頭像極了日本卡通「鐵人28

我訂的是難波swissotel酒店,因為在難波電鐵車站上面,不必到處找。果然一出北閘口,左邊已見酒店專用的門口,實在方便。酒店服務極佳,看見我們四人住一個房間,替我們升級去小套房。
 
酒店樓下就是Takashimaya大百貨公司,地庫琳瑯滿目的食品,令人垂涎三尺,空腹作響,我們乾脆找個小食檔用餐。在日本點食物,只需看圖或店外的樣品,有些餐單也附英文,不怕溝通不來。我們點了當地時鮮炸蠔套餐,連不愛海鮮的SS也吃得津津有味。

走出百貨公司,外面車水馬龍。JJ此行的目標是去100日圓店尋找摺紙,地圖顯示附近就有。終於讓她找到夢寐以求的“arora” 彩紙,一買五包,折合港幣不到四十元,夠她消磨一整個暑假,就趕緊把JJ拉走,免得店裡各種各樣物品看得人「心花怒放


然後我們到附近御堂筋商店街逛。一連串各具特色小店目不暇給,走過友人推薦的蟹道樂,但已吃不下。不過孩子們看到綠茶雪糕,還是各自鯨吞了一大杯。


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

2013聖誕假期台灣遊--台灣的人.情.味

台灣的人..

原住民
台灣的原住民已在台灣島住了四百多年,他們是真正可以告訴大家什麼是本土價值。不少部落為了對抗外來入侵者,發生了可歌可泣的故事。在清境,接載我們上合歡山的旅遊巴司機松哥,就很自豪地告訴大家他的部落是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故鄉。霧社事件裡的勇士令人肅然起敬。而松哥也是身形高大,但言詞詼諧幽默,他開車帶我們看雪景,自己只穿單薄的風衣,且絲毫不懼,果然有祖先風範。

港人
不知是否香港人都怕了自由行的喧嘩,一到假期,許多都跑來台灣。在清境各處所見,幾乎都是講廣府話的港人。我們都逗趣:在香港的各大商場,耳裡聽到的都是普通話,港人倒像遊客;反而在這裡遇到自家人,讓我們倍感親切感。


愛心
台灣的公共汽車、捷運上給有需要人士的座位叫「博愛座;車票或是各種場所給身心障礙者的優惠,叫「愛心票。這有別於香港的「優先座/「殘疾人士優惠票無論是「優先/「優惠」,都有等級之分,前者令受者視之為權利,後者令受者感到施捨的恩惠;唯是「博愛/愛心」,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互助互愛,充分體現了人文社會的精神。

待客之道
1229日是外子生日,我們一家到京站店的「饗食天堂吃自助餐。因為是慶祝生日,餐廳給了我們九折優惠。晚上回到酒店City Inn,服務員送了四塊精緻的蛋糕,以及全店當值的工作人員簽署的生日卡來房間,慶祝外子生日。外子喜出望外,沒想到小小的旅店竟如此有心,寒冬裡也令人暖在心頭。


清境的雲南風味
清境農場原是國民黨政府遷台後,為了安頓滇緬地區撤到台灣的「反共救國軍與其眷屬,讓這些軍人和家屬在清境地區開墾土地,種植高山蔬果,培育林木。由於家眷很多是雲南傣族人,他們就地取材來烹煮擺夷菜。多年發展下來,這卻成了當地的特色之一。

我來之前在網上知道有家「雲舞樓據說不錯,地點就在我們住的民宿附近。因SS極想乘當地計程車,正好看到有車在等人,於是問了司機能否載我們去。司機願意載,但也不知道在哪兒。衛星導航指示不清,結果把我們送到「見晴山莊。立刻用手機查,知道這裡也是吃雲南菜的好地方,而且離我們住的民宿才十分鐘步行,乾脆將錯就錯在這兒用餐。

這裡供應的套餐單點價格實惠,主要是家常菜式,當然還有些比較名貴的山珍。我們隨便點了些家常菜擺滿一桌,寒冬裡吃著熱騰騰、香辣辣的風味湯菜,真箇是賞心樂事! 「此心安處是吾鄉,想來移居至清境的擺夷媽媽,早就把這裡視為故鄉了。



美食廣場
以前人們說香港是美食天堂,可是如今到處充斥著大商家的連鎖店,去哪裡東西都一樣,無論是食物素質或服務水平,卻連連下降。我們數次去台灣,反而覺得那裡才是美食天堂。在台灣,不單只可以嘗到中國大江南北的菜式,因為台灣曾被日本統治過五十年,當地日本菜也很不錯。並且當地愛喝咖啡的人多,四處都有小小的咖啡館,各式西點都極具特色。

大家都稱讚台北的夜市最多好東西吃,但我們怕衛生問題,反而更喜歡台北大商場內的美食廣場。那裡匯聚了各種美食,琳琅滿目;每家供應的食品種類繁多,烹調極具誠意,而且價格相宜。我們四人每次都可各自挑選自己喜愛的食物,大快朵頤。

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

2013聖誕假期台灣遊—台中清境(三)

28/12/2013 陰晴

因為能夠看雪,孩子們都很興奮。天氣報告顯示:早上合歡山頂只有攝氏零下8度。我們帶來的衣物不知夠不夠,只好盡量穿,還好帶備了保暖的圍巾、帽子。

觀光巴士接了我們後,沿途又在不同的民宿接了一批客人,然後才繼續向山頂出發。我們去的是合歡山的武嶺,海拔3275公尺。車子沿著山路走,一旁盡是陡峭山壁,海拔兩千公尺以後只有當地的玉山箭竹仍可生長。路上有不少的私家車向山頂去,可見許多台灣人也來看雪了。

巴士行走了一個小時後,我們已清楚地看到山上一大片的積雪。這時所有的車子都要加上雪鏈才能繼續開車。終於來到全台灣海拔最高的停車場——實在太熱鬧了,停滿了車子,我們的巴士只好繼續往前才有地方停下。

山頂白茫茫的,積雪不算厚,但寒風凜冽,路上都結了冰,舉步維艱,我們要很小心踩在雪上,才不致摔倒。SS拍了幾張照片就躲到巴士上,JJ堅持要在路邊堆一個小雪人,可是她卻把手套弄濕了,冷得直發抖,我只好把自己的給她。她看電視總以為下雪很好玩,這回真正體會到箇中的滋味,知道要堆一個極小的雪人也很不容易。

從合歡山武嶺看下山谷,一片白茫茫,玉山箭竹都裹了一層冰

JJ 費了好大的勁終於堆了一個小雪人


在山頂逗留了一個小時,我們才回程。這時看到更多的車子往山裡走,但因山路窄,有幾段路堵車,我們都慶幸來得早。

回到我們住的「普羅旺斯玫瑰莊園」吃過午飯,準備下午乘車去台中高鐵站,乘高鐵去台北。JJ依依不捨,只好跟她在莊園到處走走,直到我們說還會再來玩,她才高興起來。

不知是否因為從山頂三千多公尺下到地面,身體一時反應不過來。從民宿到台中高鐵的路途上,JJ有些暈車,還好我有準備。

因這天是星期六,高鐵很多班次都滿座,我們決定仍是買商務座,這樣可以在傍晚前到達台北。當我拿了SS的「殘疾人士登記證」出來時,櫃台的年輕售票員有些猶豫說要請示一下,沒多久他回來說可以用,於是SS又享用了高鐵提供給身心障礙者的優惠了。


一個小時後,高鐵把我們舒適地送到台北車站。這時台北下著微雨,本來我們訂的台北City Inn第四館就在車站附近,可是台北車站太大,我們轉了好幾圈仍找不到方向。終於外子決定乘計程車,但接連幾輛都是小車,載不下我們四人連兩個行李箱。最後才等到大一點的計程車,車子載我們兜了一圈到達酒店門口。原來離台北車站只是兩個路口。


City Inn 是個小旅館,四人房間不大但設備齊全、乾淨,地點也方便。我們很快安頓好就去對面的京站廣場找地方吃晚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