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

關於融合教育的誤解 (下)

關於融合教育的誤解 ()
融合教育的理念,是接納與尊重差異是強調有特殊需要(SEN)學生和普通學生的相似性,主張在相同環境中提供特別方法、透過各種服務、調整課程與教學方式、提供個別化教育計劃(IEP);並且鼓勵朋輩間的教導與互動,避免SEN學生孤立,儘早接觸自然且真實的環境,將來更容易融入社會;而普通學生也能從日常接觸了解與接納有障礙學生,使SEN學生和普通學生都能獲益。
真正的「融合教育」不只是「統合」“Integration,” 而是指「全納」  “Inclusive” 分別在於前者只是讓SEN學生回到普通學校就讀,而後者是增強主流教育體系職能,從而顧及所有學習者的需要。

事實上,融合教育不單令SEN學生在發展與認知上躍進,同班的普通學生也獲益。根據美國Wang(1996)綜合三年德薩斯州融合教育的實施結果發現:

1.    融合班的一般學生在標準化測驗分數上,超出國家常規的標準。

2.    特殊學生並沒有對一般學生的成就造成負面影響。

3.    融合班的一般學生的閱讀和數學表現均比非融合班的學生來得好。

4.    融合班的特殊學生,其成績表現有進步。

5.  特殊學生和一般學生之間,在行為和教室活動表現上並無明顯的差異,兩組學生均表現出適當的班級行為。

6.    教師、支持人員、特殊學生與一般學生間均有較多的互動。

(資料來源:引自Inclusion and School Reform: Transforming America’s Classrooms, Lipsky & Gartner, 1997, p. 185)

加拿大、歐洲、台灣等地都有類似的研究和結果。


其實前述教育學院的報告中,大部份受訪SEN學生表示師生及同學之間關係良好。與朋輩的關係方面,逾八成SEN學生覺得同學對他們的態度友善,同學之間也能互相幫助和學習,並欣賞別人的不同之處。校長、教師都認為SEN學生能有朋輩關係和群體活動。朋輩之間的互動學習,很多時候比教師更有效,也是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優點。我兒SS一直在融合學校就讀,他在學習能力上的提升,他的同學們居功不少。

確實至今香港大部分教師在融合教育或處理SEN學生的培訓仍不足夠,要有效推行融合教育,所有教師都應該對SEN學生的教育需求有所認識。最理想的是在師資培訓課程內已包含有關內容,這樣一般教師入職時,已經具備基本的能力在普通教室內教導SEN學生。可是目前香港的師資課程中,融合教育還只是選修科目。許多在職教師固然願意接受培訓,然而他們往往為應付課程改革、校外評核、基準試等等,而疲於奔命。但是若因師資培訓不夠而覺得SEN學生應該去特殊學校接受「特殊教育」,那是本末倒置。
香港政府從2003/04學年開始推行「新資助模式」計劃,按照每間學校SEN學生人數和個別學生問題的嚴重程度,提供津貼給學校。學校可以與非政府機構聯繫,獲取支援服務。當然,這些資助仍不足夠。據悉,政府在特殊教育領域的支出,1999/2000學年撥款1100萬,2000/2001學年撥款2200萬。此後,教育局在特殊教育領域獲得的實際撥款一直維持在1400萬左右水準。其實,如果社會願意投放多些資源給融合教育,SEN學生會更容易投入社會就業,而非只能去庇護工場,這樣社會成本反而相應減少。

有人認為既然融合教育那麼多問題,建議集中SEN學生在「特色」學校。可是SEN學生種類既多,需要和困難亦不同,那是否要有自閉症學校、讀寫障礙學校、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學校、弱視弱聽學校……?每區要各開辦一所?這跟特殊學校又有何不同?學生如何跟普通學生共融?不要忘記,根據聯合國殘疾人士權力公約24殘疾人士可以在自己生活的社區內,入讀融合學校,並得到適合個人情況的有效支援。」

許多SEN學童的家長害怕孩子被標籤和歧視,而不敢告訴學校學童的問題。但是家長應明白孩子發展的需要以及權利,同時學校/老師也需要跟進兒童的教育需要。聯合國《兒童權利公約》中第23條列明:「締約國確認身心有殘疾的兒童應能在確保其尊嚴、促進其自立、有利於其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條件下享有充實而適當的生活。」而第29條則說明:教育兒童的目的應是最充分地發展兒童的個性、才智和身心能力」。

香港的融合教育推行還不理想,是政策上的不足,並非融合教育本身的失敗。或許,香港首先要確認每一個孩子,無論是否有特殊需要,都有同等的權利,受同樣的重視。
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融合教育制度下殘疾學生的平等學習機會研究報告摘要 (平等機會委員會)


1 則留言:

  1. 真正的「融合教育」不只是「統合」“Integration,” 而是指「全納」 “Inclusive”; 分別在於前者只是讓SEN學生回到普通學校就讀,而後者是增強主流教育體系職能,從而顧及所有學習者的需要。 We mainly use the term ----integration, which include "inclusive " function. However, I do believe Canada is a bit "over " in this area. Some of those-----very severe cases such as very low functioning, motionless (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) , ..all put in a regular school with whole team of professions working on them, than the resource is thinning towards the needed group ( high functioning special needs ). They do it that way is basis on the rule and the philosophy . The system should be mixed .
    [版主回覆06/19/2013 21:58:27]Canada is much more advanced than many other countries.

    回覆刪除